卷二译文下
汉景帝六年(前151 ) ,把这里封给陇西太守北地公孙浑邪,立为侯国。
魏黄初年间(22?~226 ) ,设置西平郡,就利用旧时亭址,增筑了南、西、北三面城墙,作为郡治。嗅水又往东流经土楼南边。土楼北面依山,山峰高三百尺,就像斧削而成似的。楼下有神庙,只留下些雕墙残壁了。
阐胭说:西平亭北边有土楼神祠,就指这里。现在此祠在亭的东北五里,右边有五条泉水注入,这些泉水发源于西平亭北边,依次汇合在一起,往东北流到土楼南边,往北注入徨水。徨水又往东流,在右边汇合了葱谷水。葱谷水有四个源头,各从一条溪涧流出,乱流注入涅水。徨水又往东流经东亭北边,往东流串漆峡,这是一条山峡。又往东流,右边有漆谷常溪注入,左边有甘夷川水注入。
徨水又往东流,安夷川水注入。安夷川水发源于很远的山间,往西北流,接纳了许多溪流,折向北边流经安夷城西北,往东注入涅水。徨水又往东流经安夷县旧城。城有东西两座城门,在西平亭东七十里。阐胭却说只有四十里。
徨水又往东流,在左边汇合了宜春水。宜春水发源于东北边的宜春溪,往西南流到安夷城南边,注入涅水。徨水又往东流,勒且溪水注入。溪水发源于县城东南的勒且溪,往北流经安夷城东边,然后往北注入徨水。涅水又名勒且水,想来就是由此水而来的。阐胭说:金城河先与浩睿河汇合,再与勒且河汇合。
惶水又往东流,左边有承流谷水往南注入,右边汇合了达扶东溪和达扶西溪,这两条水参差北注,乱流往东奔去,期顿、鸡谷两条水北流注入。又往东流,吐那、孤长门两条川流往南流入涅水。这六条水是以发源地的六座山来命名的。徨水又往东流经乐都城南边,往东流,右边与来谷水和乞斤水汇合,左边则汇合阳非、流溪、细谷三条水,往东流过破羌县老城南边。应肋说:破羌县是汉宣帝神爵二年(前60 )所置,县城没有南门。
《十三州志》说:徨水河往东流过南门前,来自南方的六谷水,来自北方的破羌川,从左右两侧注入。涅水又往东南流经小晋兴城北边,旧时这里是都尉治所。阐胭说: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
。徨水又往东流,与阁门河汇合一一阁门河就是浩睿河。阁门河发源于西塞外,往东流入塞内,流经敦煌、酒泉、张掖南边,往东南流经西平的鲜谷塞尉老城南边,又往东南与湛水汇合。湛水有两个源头:西边一支发源于白岭山下,东边的源头出自白岸谷,汇合成一条水。水往东南流到雾山,注入阁门河。’
阁门河又往东流经养女北山,往东南流,左边与南流川水汇合。川水发源于北山,南流注入阁门河。周门河又往东’流经浩叠县旧城南边,王莽改名为兴武。阐驰说,浩,读作阁,所以也叫阁门水,两个名称可以兼用。
水又往东流,注入涅水。所以《地理志》说:浩杏水东流到允吾,注入徨水。徨水又往东流经允吾县北边,就是郑伯津,与涧水相汇合。涧水发源于令居县西北的塞外,往南流经令居县旧城西边。令居县设置于汉武帝元鼎二年,就是王莽的罕虏。又南经永登亭西边,穿过黑石谷往南流,注入郑伯津。徨水又往东流经允街县旧城南边。
允街县置于汉宣帝神爵二年(前60 ) ,就是王莽的修远亭。县里有龙泉,发源于允街谷。泉眼中间涟漪轻漾,交织成龙纹,如果把它搅乱,一会儿水平后仍旧成为龙纹。牲口刚想去喝水,一见龙纹就吓跑了。因而叫龙泉,下流注入徨水。徨水又往东流经枝阳县,有逆水发源于允吾县的参街谷,往东南流经街亭城南边,又往东南流经阳非亭北边,又往东南流经广武城西边― 这就是旧时的广武都尉治所。
郭淮打垮了反叛的羌人,就在这里治理无戴族。此城西南二十来里,水西有马蹄谷。汉武帝听说大宛有天马,就派遣李广利出兵征伐,这才得到了天马。
天马的奇处是有角,所以汉武帝《 天马之歌》 说:天马来呵,驰过无草之地,沿着东道呵,奔驰千里。胡马感到北风吹来,引起了乡思,于是就挣断僵绳,昂首奔驰。早晨从京城出发,晚上就到敦煌北边的塞外,长嘶一声而去,因此把这地方叫候马亭。现在晋昌郡南边和广武马蹄谷的大石上,还留有马脚印,像是在泥中踏成似的,形状十分自然,所以当地民间称为天马径。夷人在旁边仿刻了一些,却有大有小,形状不同,一看就分辨得出来。
逆水又往东流经枝阳县老城南边,往东南注入徨水。
《地理志》说:逆水发源于允吾,东流到枝阳注入涅水。涅水又往东流,注入金城河,就是积石的黄河。阐姻说:河水到了金城县,称为金城河,是随着所经之地而取的河名。
释氏《西域记》说:牢兰海东边,河水在地下潜流于龙沙堆,这地方在屯皇东南四百里的阿步干― 这是鲜卑山名,往东流到金城就是大河。大河发源于昆仑,这昆仑就是阿褥达山。河水又往东流经石城南边,称为石城津。阐胭说:石城津在金城西北。河水又往东南流经金城县老城北边。应肋说:开始筑城时掘到黄金,所以叫金城。在《 汉书集注》 中,薛攒说:以金为名,是取其坚固的意思,所以墨子有金城汤池的说法。
金城就是王莽的金屏。《世本》说:是鲸筑的城。《风俗通》说:城是盛的意思,偏旁从土,读作成。《管子》说:里重筑的是城,城外筑的是郭,郭外筑的是土壕。地势高的地方就开沟,低的地方就筑堤,名为金城。
《十三州志》说:大河在金城北门,往东流,有梁泉注入。梁泉发源于县内的南山,据老人们说:梁晖,字始娥,是汉朝大将军梁冀的后裔。梁冀被杀后,子孙迁居于羌人地区。后来梁晖的祖父受羌人推戴,当了首领,住在这座城中。到了梁晖时,土地荒芜,百姓作乱,梁晖打算迁居到袍罕去,动身出城,在这里山上歇宿。成群的羌人来包围进逼,山上无水,他把手中握着的榆树鞭子竖在地上,用青羊来祭山祈祷,于是神泉涌出,榆树后来也发展成林了‘。梁泉从县城往北流,注入大河。
又往东流过榆中县北边,
从前蒙恬为秦朝北征,驱逐戎人,开辟了榆中这片地方。按照《地理志》,榆中是金城郡的属县。所以徐广《史记音义》说:榆中在金城。阮嗣宗《劝进文》所说的榆中以南,就指这地方。又往东流过天水郡北部边界,
苑川水发源于勇士县的子城南山,往东北流经此成川,世人称为子城川。又往北流经牧师苑,就是从前汉时的牧苑地方。羌族豪迷吾等万余人,到了襄武、首阳、平襄、勇士等地,掠夺了苑里的马匹,焚烧了亭和骚站,就是这地方。又说:苑川水地区是龙马的沃土,所以马援请求与田户平分以自给。这里有东西两座城,相距七十里。西城就是乞佛建都的地方。水又往北流,注入河水。
又往东北流过武威郡媳围县南边,
河水经过温围县边界往东北流。温围县西南有泉源,往东流经县南,又往东北流,注入河水。
又往东北流过天水郡勇士县北边,
《地理志》说:勇士县就是满福,是属国都尉治所。王莽改名为纪德。有一条水发源于县西,人们称为二十八渡水:往东北流,溪涧弯弯曲曲,道路穿过其间,要过二十八次渡,行人忙于涉水,因此人们把它叫做二十八渡水。水往北流过勇士县,下注河水。又有赤哗川水,发源于南边的赤篙谷,往北流经赤哗川,又往北流经牛官川,又往北流经义城西北,往北流经三城川,然后往北注入河水。
又往东北流过安定郡北部边界的麦田山,
河水往东北流经安定祖厉县旧城西北。汉武帝于元鼎三年(前114 )巡行雍州,越过陇山,登上空同山,往西到祖厉河边才回来,就是这地方。王莽改名为乡礼。李斐说:祖厉的厉,音赖。又往东北流,祖厉川水注入。川水发源于祖厉南山,往北流经祖厉县,往西北流,注入河水。河水又往东北流经麦田城西边,又往北流,与麦田泉水汇合。麦田泉水从麦田城西北出来,往西南流,注入河水。河水又往东北流,穿过麦田山西麓的山谷。麦田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。河水又往东北流经于黑城北边,又往东北流,高平川水注入。高平川水就是苦水,发源于高平大陇山的苦水谷。
建武八年(33 ) ,世祖讨伐魄嚣,吴汉从高平第一城苦水谷进入,就是这山谷。苦水往东北流经高平县老城东边。高平县设置于汉武帝元鼎三年(前114 ) ,是安定郡的治所。王莽改县名为铺睦。西边十里有座孤丘,丘上有座旧台,台旁有风伯坛,所以人们把这座土丘叫风堆。苦水又往北流,龙泉水注入。龙泉水发源于高平县东北七里的龙泉,往东北流,注入高平川。川水又往北流出秦时的长城― 在县北十五里一一又往西北流经东、西两座土楼的老城门,北流汇合了一条水。这条水有五个源头,都发,源于陇山西麓。东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二十六里的揪渊,渊在四面环山之中。揪水往北流,往西北流出长城北边,和又一条水汇合。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四十里长城以西的山中,往北流经魏行宫故址东边,又往北流,又一条水注入。
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四十里的山中,往北流经行宫故址的西边。又往北流,汇合了又一条水。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四十八里,往东北流,又与另一条水汇合。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六十里的酸阳山,往东北流,在左边和右水汇合,并成一条,往东流经西楼北边,往东注入苦水。段须当护羌校尉,在安定郡高平县的苦水上讨伐先零,就在这条水上杀了八千人。苦水又往北流,与石门水汇合。
石门水有五个源头,东边的水发源于高平县以西八十里,往西北流,又一条水注入。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以西一百二十里的如州泉,往东北流,向右边注入东水,乱流奔泻,在左边汇合了三条水。这三条水参差错落地往东北流,并成一条,波涛滚滚地穿过山峡。这条山峡就是陇山的北缘,称为石门口,在高平县西北八十余里,水就称为石门水。石门之水又往东北注入高平川。
川水又往北流,自延水注入。自延水发源于西边的自延溪,往东穿过山峡,峡口称为自延口,在高平县西北一百里。又往东北流经延城南边,往东注入高平川。川水又往西北流经廉城东边。
按《地理志》,北地有个廉县。阐驰说:廉县在富平以北。从前匈奴侵犯汉朝,新秦一带地方,大都落入狄族之手,老城也就都改成胡语的名称了,地理变化很大,已经无法辨认了,这一定是世人引证错误造成的。川水又往北流,苦水注入。苦水发源于廉县东北的百里山,流注入高平川。
川水又往北流经三水县西边,肥水注入。肥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北二百里的牵条山西边,往东北流,与若勃溪汇合。溪水有两个源头,合为一条,往东北流入肥水。肥水又往东北流,违泉水注入。泉流发源后,在若勃溪东边往东北畅流,注入肥水。肥水又往东北流出山峡,注入高平川。东岸有山,山东有三水县旧城,原是属国都尉治所,就是王莽的广延亭,西南距安定郡三百四十里。议郎张矣当安定属国都尉,治所就在这里。羌族有人来献黄金和马匹,张矣叫主簿张祁进来,在羌人面前把酒洒在地上,说道:即使马多如羊,也不把它们关进马棚里;即使黄金多如谷,也不把它藏进怀里。他把黄金和马匹全都退回,于是声威和教化大行。三水县东边有温泉,温泉东边有盐池。
所以《地理志》说:县里有盐官。现在城的东北边还有旧城址,城北有三条泉水,想来这里就是盐官的驻地了。高平川水又往北流入河水。河水又往东北流经响卷县旧城西边。《地理志》说:河水分支从旁流出,就是河沟,东流到富平北边注入河水。河水在这个地区的一段称为上河。